
起步向前走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三国时期司空是魏、蜀、吴三国的最高官职之一,属于“三公”体系。具体信息如下:
三国时期,司空与太尉、司徒并称“三公”,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的重要成员,地位仅次于皇帝。
职能演变
- 西周至东汉:
司空最初掌管水利、营建等工程事务,为三公之一。 - 东汉末年:曹操被封为司空,标志着该职进入实际政治体系。 - 三国时期:司空职能延续,魏、蜀、吴均设立此职,但具体职责可能因政权需求调整。
- 司徒:
掌管教化、户籍等民政事务。 - 太尉:负责军事指挥与军赋。 - 司空:侧重工程建设与资源管理。
历史沿革
该职始于西周,秦汉时期曾改称“大司空”,三国时期恢复旧称,延续至隋唐时期仍为三公之一,后逐渐被其他机构取代。
综上,三国时期司空是中央政权结构的核心官职,兼具行政与工程管理职能,其地位和职责在不同政权中有所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