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步向前走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学校家访家长反馈的撰写需遵循结构化、客观性和针对性原则,具体可参考以下要点:
一、结构框架
包含学生姓名、家访时间、家访教师姓名等基础信息,便于后续查阅。
家访过程记录
简要描述家访中的交流内容,包括学生在校表现、学习习惯、性格特点等观察结果。
家长反馈意见
- 肯定与建议:
对学校教学方法、活动组织(如特色活动视频汇报)表示认可,可提出增加家长授课活动等建议。 - 问题与期望:针对学生行为(如纪律、作业完成情况)提出具体问题,如“希望加强课堂管理”或“建议灵活调整作业安排”。 - 家庭教育配合:说明家庭在教育中的角色,如“会督促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并承诺与学校配合。
根据家长反馈,提出对学校工作的改进建议,如“建议增加家校沟通频率”或“优化作业指导方式”。
二、撰写要点
客观准确
以事实为依据,避免主观评价,如“观察到孩子近期作业完成较慢,需加强监督”。
语言得体
保持尊重与礼貌,使用“感谢学校/老师对孩子的关怀”等积极表述,同时明确问题时用“建议”而非指责性语言。
重点突出
突出家访中发现的共性问题或亮点,如“通过视频汇报活动,家长对学校特色课程认可度较高”。
三、注意事项
避免空泛:
具体描述问题与建议,如“建议针对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问题,增加互动性教学环节”。- 及时反馈:家访后1-2个工作日内完成反馈,确保信息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