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试考官邢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古筝抖动音乐的专业术语是 颤音,是古筝演奏中通过特定技巧产生音高波动的技法,用于增强音乐的表现力和情感表达。根据演奏方式和音效特点,颤音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按演奏方式分类
通过手指在弦上快速滑动产生连续、有节奏的颤音,滑动速度和力度可调节音质。
爪子颤音
使用指甲或特制爪子轻刮弦面,产生细腻柔和的颤音效果。
弹颤音
用指尖快速弹击弦面,形成短暂而强烈的颤音,常用于增强节奏感和冲击力。
二、按音乐表现功能分类
情感表达
- 小颤音:
通过高频次、短促的颤动表现凄苦、悲怆情绪(如《陈杏元和番》)。
- 大颤音:通过大幅度揉弦产生大三度音程变化,适用于表现波澜壮阔或悲怆感。
- 滑颤音:
结合滑动与颤动,增强旋律的连贯性和歌唱性。
- 游摇:右手从琴码游动至岳山,配合左手大幅揉颤,形成戏剧性长句(如河南筝派特色技巧)。
三、其他相关技巧
颤音与泛音结合:在颤音基础上叠加泛音,可产生空灵、悠远的音效。
动态控制:通过颤音的强弱变化(如渐强/渐弱),强化音乐张力的对比。
颤音作为古筝的标志性技法,其表现力可模拟自然现象(如流水、风声)或人物情感(如喜悦、哀思),是古筝音乐中不可或缺的装饰性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