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搏奋斗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在经济学中, MR是 边际收益(Marginal Revenue)的缩写,指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增加的收益。以下是关于边际收益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边际收益表示在现有产量水平下,当生产或销售量增加一个单位时,总收益的变化量。其计算公式为:
$$MR = Delta TR / Delta Q$$
其中,$Delta TR$ 表示总收益的变化量,$Delta Q$ 表示销售量的变化量。
二、核心特点
关注的是“最后一单位”产品的收益,而非累计总收益。
- 当边际收益为正时,增加产量会增加总收益;
- 当边际收益为负时,增加产量反而减少总收益。
- 厂商通过比较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MC$),确定最优生产量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 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 $MR = MC$。
三、相关概念
总收益(TR):销售量与价格的乘积,即 $TR = P times Q$。
边际成本(MC):生产额外一单位产品的成本。
边际收益产品(MRP):边际收益与边际产量的乘积,表示额外投入带来的总收益增加量。
四、应用场景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由于厂商是价格接受者,边际收益等于市场价格($P = MR$),此时总收益随产量同比例增加。而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需通过调整产量使 $MR = MC$ 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五、注意事项
边际收益曲线通常呈向下倾斜形态,反映了随着销售量增加,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需承担的额外成本(如市场饱和、竞争加剧等)。
实际应用中需结合具体市场结构(如垄断、寡头、完全竞争)分析边际收益的变化规律。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边际收益是微观经济学中分析产量决策的核心工具,与边际成本共同构成厂商利润最大化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