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有灵犀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关于初级会计中收入与费用的计算,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收入计算
收入 = 费用 + 利润
收入指企业日常活动形成的、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流入。
主要收入类型
- 主营业务收入:
核心业务产生的收入(如商品销售、提供劳务)。
- 其他业务收入:如材料销售、租金收入等。
- 经济利益流入可能性大且可可靠计量。
- 风险、控制权转移完成。
核算方法
- 采用权责发生制,以权利义务发生时间为确认依据,不依赖现金流动。
二、费用计算
基本公式
费用 = 收入 - 利润
费用指企业日常活动导致的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的经济利益流出。
主要费用类型
- 营业成本:
直接生产成本(如原材料、人工)。
- 期间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
- 其他业务成本:如出租资产折旧、包装物摊销等。
- 经济利益流出可能性大且可可靠计量。
- 属于本期业务范畴。
核算方法
- 采用权责发生制,以权利义务发生时间为确认依据。
三、利润计算
利润 = 收入 - 费用
利润反映企业经营成果,需扣除所有相关成本后计算。
四、注意事项
会计期间:
我国企业普遍采用权责发生制,行政单位多采用收付实现制。
- 分期收款需按合同条款确认收入;
- 预收款项仅作负债处理,不确认收入。
- 主营业务收入/成本、其他业务收入/成本分别核算;
- 期间费用单独列示。
通过以上方法,初级会计人员可系统掌握收入与费用的核算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