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雨同舟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关于《赤壁赋》在高考中的考查方式,综合近年考情分析如下:
一、考查形式
考生需背诵全文并准确默写,这是基础要求。例如:
-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文言知识
包括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例如:
- 既望(农历十六)
- 举酒属客(劝酒)
- 客体前置句式(如“水波不兴”应为“水不兴波”)
翻译重点句子
考试可能要求翻译如"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如驾着风飞行)等经典句式。
理解性默写
结合文本情境默写,例如:
- 苏轼对曹操的评价:"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文章主题:通过自然景观抒发现代人豁达情怀
二、重点内容
自然景观描写:
如"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哲理思考:如"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文学手法:如"主客问答"结构
三、备考建议
背诵全文并默写,结合注释理解句意
通过知识竞赛、填空题等形式巩固基础
结合苏轼生平和时代背景分析文章情感
记录易错实词、句式,定期复习
(注:2019年全国卷Ⅱ曾考查"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琵琶行》)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说明理解性默写是高频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