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自己的英雄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作为大学生法官参与开庭,需注意以下要点:
一、庭审前准备
深入研究起诉状、答辩状及证据材料,明确争议焦点和法律依据。
规范身份表述
使用“原告/被告”等专业称谓,避免使用“审判长大人”等非法律化称呼。
二、庭审中言行规范
语言表达
- 保持简洁明了,避免冗长陈述。例如:“我方主张……,理由如下……”。
- 语速适中,确保法庭内所有人能清晰听到。
- 用词精准,避免情绪化用词。
尊重与互动
- 积极回应法官提问,但避免主动发表与案件无关的意见。
- 若对证据有异议,可专业表述:“该证据真实性存疑,需进一步核实”。
- 被法官询问时,应答“不知道/忘记了”等中性表述,避免直接承认不利事实。
遵守程序
- 严格遵循法庭纪律,未经允许不得打断他人发言。
- 对法官指令保持沉默,需经允许才能发表观点。
三、特殊注意事项
证据质证:
对对方证据提出质疑时,应结合法律条款说明理由,如:“该证据来源不合法,不符合关联性要求”。
情绪管理:保持冷静,避免因情绪波动影响陈述。
权利告知:主动说明诉讼权利,如申请回避、举证期限等。
四、示例回应框架
法官核对身份
“经核对,我是……(原告/被告),身份证号为……”。
陈述诉讼请求
“我方请求……,依据《民法典》第……条……”。
回应对方主张
“对方主张……,但缺乏……(如证据、法律依据),故无法支持”。
通过规范言行、尊重程序,既能维护自身权益,又能体现法律职业素养。若对法律条款有疑问,建议提前准备法律文书或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