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解惑  > 初中美术父亲如何导入

初中美术父亲如何导入

2025-05-14 15:03:07
朱老师
朱老师已认证

朱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关于初中美术课《父亲》的导入设计,可参考以下结构化方法:

一、情境导入(5分钟)

音乐与情感铺垫

播放歌曲《我的老父亲》,通过歌词中深情的描述引导学生回忆对父亲的印象,营造温馨而感人的氛围。

视频片段联想

播放朱自清《背影》的片段,引导学生对比文学作品中父亲的形象,自然过渡到美术领域对父亲形象的视觉表达。

二、知识铺垫(5分钟)

艺术家背景介绍

简要介绍罗中立(1948年出生的油画家,代表作《父亲》《故乡组画》等),强调其作为“德艺双馨”艺术家的创作理念。

20世纪美术发展背景

提及20世纪中国美术在向欧美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写实主义传统,为理解《父亲》的写实风格奠定基础。

三、作品赏析导入(10分钟)

直观感知

展示《父亲》的油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画幅尺寸(216x152厘米)、色彩运用(土地原色强化空间感)及构图特点。

细节分析

重点分析人物形象(如干裂的皮肤、破旧的农具)、表情(凄楚中透出恳切)以及背景处理(金黄土地与人物形成对比),引导学生理解写实主义手法。

情感共鸣

提问学生:画中父亲的形象与现实中的父亲有何异同?引导学生思考艺术作品如何通过视觉语言传递情感。

四、课堂互动(5分钟)

小组讨论

分组讨论《父亲》所表达的主题(如对农民的敬意、生活的辛酸)及艺术价值,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发表看法。

情感分享

邀请学生分享观看作品后的感受,教师总结并补充艺术史中类似主题的作品(如董希文的《开国大典》)。

五、总结与延伸(5分钟)

回顾《父亲》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及情感表达,强调写实主义在塑造社会题材中的重要性。

布置作业:以“我的父亲”为主题,尝试用油画或手工形式表现亲情与生活感悟。

通过以上环节,既能引导学生进入美术课堂的情境,又能系统地开展《父亲》的赏析与创作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