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后初晴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招标公司进行资格审查主要分为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两种方式,具体流程及方法如下:
一、资格审查方式
- 适用场景:
潜在投标人较多时采用,通过发布资格预审公告筛选合格者。 - 流程:
- 编制资格预审文件(含项目要求、审查标准等);
- 发布公告并接收申请文件;
- 组建资格审查委员会进行初步/详细审查;
- 确定入围名单并提交报告。2. 资格后审
- 适用场景:潜在投标人较少或项目规模较小时采用,开标后由评标委员会审查。 - 流程:
- 开标后评标委员会根据招标文件标准审查资格;
- 作为评标工作的重要环节。 二、核心审查内容
- 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等证照;
-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及学历资料。2. 资质与业绩
- 企业资质等级(如工程类企业需安全生产许可证);
- 类似项目业绩(质量、进度、经济效益等)。3. 财务状况
- 资产负债表、盈利能力指标及信用记录。4. 人员与管理体系
- 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资格;
- 质量/安全/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非强制)。 三、审查方法
文件审查(形式审查)
- 核实文件完整性、合法性和真实性。2. 现场考察
- 验证生产/管理环境及工程实施能力,尤其适用于复杂项目。3. 评分排序
- 采用定性或定量方法对投标人进行综合评分。 四、注意事项
标准统一:
审查标准需符合法律法规及招标文件要求;
保密性:资格审查过程需严格保密,防止信息泄露。通过以上流程和方法,招标公司可有效筛选出具备履约能力的合格投标人,保障招投标活动的公平性和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