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解惑  > 跳高如何量步点初中

跳高如何量步点初中

2025-05-14 08:04:00
王老师
王老师已认证

王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跳高步点的测量方法需根据跳高类型(如背越式、跨越式)和运动员特点进行调整,以下是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背越式跳高步点测量方法

起跳点定位

起跳点通常设在离近侧跳高架立柱1米左右,或横杆投影点50-90厘米处。

弧线助跑步点

- 从起跳点沿横杆平行方向向前走5步至A点;

- 向右转成直角走6步至B点;

- 再向前走7步至C点,以C点为圆心,6-8步为半径画弧,弧线终点即为最后4步助跑的终点。

直线助跑段

从弧线终点向前走5步作为起跳前的直线助跑段。

二、跨越式跳高步点测量方法

起跳点定位

起跳点设在横杆中间外侧30厘米左右,可通过反复试跳调整至最佳位置。

直线与弧线结合

- 先沿横杆方向直线跑7-8步确定起跳点;

- 起跳后采用30-45度角度助跑,最后4步为弧线,弧线终点为起跳点。

三、通用注意事项

测量工具

可使用激光测距仪、高度计或摄像机回放标尺辅助测量。

步点调整

通过反复试跳调整步点,确保起跳点与横杆高度匹配(如横杆每升高10厘米,助跑距离增加1-2米)。

运动员技巧

助跑最后4步需降低重心、脚跟着地,起跳时身体前倾、大腿外翻,过杆后保持身体平衡。

四、常见错误纠正

步点过近:

需向后移动起跳点;

步点过远:需向前调整;

弧线不标准:需控制助跑速度和身体姿态。

通过以上方法,可有效量化跳高步点,帮助运动员优化起跳节奏和动作效率。建议结合视频分析工具进一步验证步点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