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解惑  > 留学圈做饭梗是什么

留学圈做饭梗是什么

2025-05-13 21:44:10
郭老师
郭老师已认证

郭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留学圈关于“做饭”的梗主要反映了留学生在异国他乡因饮食差异、时间限制等现实问题所形成的独特文化现象,具体可分为以下要点:

一、核心概念与起源

“做饭糊弄学”

指留学生因不会做饭或时间紧张,采用极简、低成本的烹饪方式解决饮食问题,例如用生菜、火腿和芥末酱搭配(被称为“白人饭”)。该词源于网络美食博主,因价格低廉(通常不超过10元)和无奈性引发共鸣,尤其受90后留学生和职场新人喜爱。

“白人饭”

特指国外高校食堂提供的标准化、营养单一的食物,如瑞士留学生常吃的生菜、火腿套餐,因其缺乏口感和营养成为留学生饮食的代名词。

二、相关现象与心态

饮食态度转变

留学初期可能因语言障碍或文化差异放弃烹饪,逐渐适应后开始尝试当地食材和烹饪方式,甚至成为“满汉全席大厨”。

生存哲学

面对食物短缺时,留学生常表现出“活着就行”的务实态度,如食用临期食物、改造发霉食材等。

社交与文化适应

做饭成为留学生社交话题,通过分享烹饪经历缓解思乡情绪,同时通过幽默调侃缓解文化差异带来的不适。

三、文化差异与影响

语言障碍

点餐时因语言不通导致误解,如将“意大利面”误点为“披萨”,成为留学生间的笑料。

社交圈层

会做饭的留学生更易融入群体,形成小团体,反之则可能面临社交压力。

回国后的延续性

部分留学生回国后仍保持烹饪习惯,甚至成为专业厨师。

四、幽默表达形式

留学生常通过社交媒体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记录饮食困境,例如晒出黑乎乎的初学者料理,并配文“经过X次失败,终于学会用筷子吃饭”。

总结:

留学圈做饭梗是文化适应与生活压力的产物,既包含无奈的生存策略,也蕴含积极的生活态度,成为留学生群体独特的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