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资格审查主要应用于政府采购项目,用于确认供应商是否具备参与项目投标和履行合同的基本资格。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适用范围
所有采用竞争性磋商、公开招标等采购方式的项目均需进行资格审查,包括资格预审和开标后审查。
二、核心目的
资格预审:
筛选出符合基本条件(如独立法人、财务健全、无重大违法记录等)的供应商,降低评标成本。
开标后审查:确认供应商投标文件符合招标文件的技术、商务及程序要求。
三、审查内容
基本条件
- 法人资格:营业执照、税务记录、社保缴纳证明。
- 财务状况:审计报告、银行资信证明。
- 履约能力:设备清单、技术人员资质、类似项目业绩。
- 信用记录:通过“信用中国”等平台查询。
响应性审查
审查投标文件是否满足招标文件的技术、商务要求(如产品标准、服务方案等)。
四、法律依据
《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
《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第五十条。
五、注意事项
资格审查贯穿招标全流程,但开标后原则上不再重复审查。
供应商需提供真实材料,违规行为可能导致废标或中标无效。
综上,资格审查是保障政府采购公平、公正的重要环节,所有相关项目均需严格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