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后初晴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大学生政审档案办理涉及档案调取、审查及存入等环节,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方式。以下是综合整理的办理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档案调取
档案通常由学校保管2年,需通过学校档案管理部门申请调档函,通过机要方式寄送或直接转交给接收单位。
已毕业学生
档案可能被调回户籍地或就业单位。需联系原单位开具调档函,或根据单位要求将档案转递至新单位。
二、档案审查流程
单位审查
接收单位需携带调档函、身份证等材料到档案馆(如学校档案室)进行现场审查,或委托学校代为审查。
组织程序
- 学校党组织会调阅学籍档案,了解思想、学习及奖惩情况。
- 可能召开座谈会,邀请辅导员、班干部及宿舍同学提供日常表现评价。
- 支部书记或党小组长可能进行个别谈话,重点考察思想觉悟、入党动机等。
家庭情况调查
审查单位可能联系考生家庭,核实家庭背景信息。
三、档案存入
单位接收
审查通过后,档案将存入接收单位的人事档案室,由单位统一管理。
特殊情况处理
- 档案丢失或损坏:
需联系原保管单位补办,补办后按流程重新调入。
- 单位无档案接收权:可委托学校或户籍地人才中心代管。
四、注意事项
确保在政审截止日期前完成调档,避免影响审查进度。
调出前需确认档案密封性,若被拆封需原单位重新密封。
提供个人信息时需仔细检查准确性,避免因信息错误导致档案无法查询。
不同地区或单位流程可能略有不同,建议提前咨询当地人才中心或学校。
五、补充材料准备
常见需提供的材料包括:
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复印件;
家庭成员及社会关系证明;
无犯罪记录证明;
现实表现证明材料(如获奖证书、社会实践记录)。
通过以上步骤,可确保政审档案的合规性,避免因档案问题影响就业或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