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随风动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以下是成都小升初的主要入学途径及注意事项,综合整理如下:
一、常规升学途径
- 户籍在成都的学生按片区参加教育局组织的大摇号,主城区学生可报名所有派位学校,郊县学生仅限指定学校(如树德外国语学校)。
- 若户籍与学籍不在同一区域,需根据政策选择户籍或学籍升学,部分学校允许二选一。
公立学校特色招生
- 特长生招生:
通过艺体特长生考试(如音乐、体育项目)或学校推优进入。
- 项目班与直升政策:部分学校(如七中林荫校区)面向特定区域或条件招生,部分民办学校(如教科院附属学校)允许小学直升初中部。
二、自主招生渠道
- 不参与区域摇号,通过学校组织的面试选拔,考察综合素质(如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协作等)。
- 部分学校要求华赛奥赛一等奖(“双一”)或区三好、市三好证书。
5+4制学校
- 小学四、五年级学生可申请,初中阶段缩短为四年,适合中等及以上成绩学生,可提前规划学习进度。
三、其他升学方式
随迁子女入学
- 需办理居住证积分申请(积分≥10分)或非积分申请(合法稳定居住/就业满半年)。
- 材料包括身份证、居住证、劳动合同或营业执照、社保缴纳证明等。
高层次人才子女择校
- 符合条件者直接咨询相关部门,享受优先录取政策。
四、关键时间节点
信息核对:
户籍学生需在4月21-25日完成,随迁子女需在4月1-30日提交申请。
志愿填报与录取:6月3日查看升学区域,6月16-19日填报市直属学校志愿,7月2日确认区属公办学校录取结果。
报到注册:7月10-11日按学校通知办理入学手续。
五、注意事项
关注教育局官网或招生平台,及时了解政策调整(如2025年新增成都第十一中女生专项计划)。
结合学校教学质量、课程设置、地理位置及孩子兴趣特长选择,避免仅依赖单一因素。
特长生需提前1-2年规划训练,面试需模拟练习。
通过以上途径组合规划,可提升升学竞争力。建议家长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制定方案,并关注政策动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