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解惑  > 衙内指的是什么职位

衙内指的是什么职位

2025-05-10 02:18:44
雨后彩虹
雨后彩虹已认证

雨后彩虹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衙内”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演变可分为以下要点:

一、基本定义

唐代官职

最早指担任禁卫职责的官员,主要负责宫廷或重要机构的警卫工作。

五代至宋代的演变

逐渐演变为泛指官僚子弟的代称,类似“王孙”“公子”,强调“子凭父贵”的特权地位。

二、历史沿革

唐代:

通过《旧唐书·德宗纪上》等史料记载,衙内最初为宫廷警卫职务。

五代至宋初:多由高级官员(如藩镇将领)的子弟担任,形成特权阶层。

宋元以后:逐渐泛化至所有官僚后代,形成稳定的“官二代”群体。

三、社会文化内涵

特权与形象

衙内因父权光环享有特殊地位,常被描述为“依势欺人”“飞扬跋扈”,但部分形象(如《梦华录》池衙内)也展现了复杂性格。

现代引申

现代汉语中多用于调侃或贬义,指行为不端的高管子弟,如“仗势欺人”“贪腐”等。

四、典型人物

高衙内:

北宋高俅义子,以骄纵行为闻名,是“最出名的衙内”典型。

池衙内:《梦华录》角色,东京行会总把头,兼具纨绔与善良特质。

综上,“衙内”既是历史上的真实官职,也演变为现代社会对特定群体的俗称,其内涵随着时代变迁而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