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最好的自己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大学生讨要工资可通过以下步骤进行,结合法律途径和实际操作方法:
一、协商解决
与用人单位负责人或HR明确表达诉求,要求支付拖欠工资,并保留沟通记录(如录音、聊天截图等)。
内部调解
通过学校劳动纠纷调解委员会或用工合作企业内部申诉机制协商,学校可能协助协调。
二、投诉与仲裁
劳动监察投诉
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提交书面投诉,附上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证据,要求调查处理。
劳动仲裁申请
若投诉无果,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需注意仲裁时效为1年。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法定前置程序。
三、法律诉讼
仲裁后诉讼
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在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直接诉讼
若属于劳务关系,可直接向法院起诉,但需提供充分证据支持诉求。
四、其他辅助手段
收集证据
保留劳动合同、银行流水、工友证言、录音等关键证据,为维权提供依据。
法律援助
联系法律援助机构或聘请律师,帮助分析案情、准备材料及应对诉讼。
媒体曝光
对于恶意拖欠工资的用人单位,可通过媒体或社交平台曝光,增加施压效果。
注意事项
时效性: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1年,需及时申请仲裁或诉讼。
证据保全:沟通记录、转账凭证等材料需妥善保存。
权益保护:若涉及工伤或特殊情形,可优先申请工伤认定。
通过以上步骤,大学生可依法维护自身权益,降低被拖欠工资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