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步向前走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翰林编修是古代皇帝的文学侍从官,主要负责国史编修、诏书起草等文书工作,其官职品级和选拔标准如下:
翰林编修为翰林院下属官职,始于清朝正式确立,品级为正七品,地位低于修撰(正六品)。其职能以史书纂修、诏敕起草为主,属于无实职的荣誉性职位。
选拔标准
- 科举出身:
通常由殿试一甲第二、三名,或二甲、三甲中才华出众者担任,明代英宗后形成惯例。 - 历史沿革:唐代翰林院为文学机构,至宋代演变为起草诏制机构,明清时明确为翰林院编修。
编修主要参与国史、实录等官方文献的编纂,以及起草皇帝诏书、奏章等文书,工作内容多为日常性事务。
地位与区别
在翰林院中,编修品级低于修撰,但与检讨同属史官体系。其地位相当于县令(正七品),但无实际行政权力。
总结:
翰林编修是古代科举进士的重要任职方向,以文学才能和历史素养为选拔标准,虽无实职,但承担重要文书工作,是皇帝的文学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