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关于大学生在课堂上如何妥善处理手机的问题,结合不同场景和需求,可参考以下建议:
一、手机存放管理措施
- 部分学校(如河北师范大学)配备手机收纳袋,要求学生课前将手机关闭或调至静音后放入袋中,下课统一领取。
- 住校生手机可统一交宿管中心保管,使用时段限定(如晚自习20:10-22:00),由宿管统一发放。
个人自律规范
- 课前主动将手机关机或静音,放入口袋或书包,避免在课堂上使用。
- 若需临时联系,可使用课堂允许的通讯工具(如纸笔记录)。
二、防范手机使用的策略
物理遮挡方法
- 使用书本、档案袋等物品遮挡手机,将书本竖立成90度角,手机藏于书堆或档案袋内,减少被发现的概率。
- 冬季可利用衣袖藏匿手机,光滑衣物便于隐藏手机滑落。
环境利用技巧
- 选择靠窗或后排座位,利用教室布局特点降低被注意到的风险。
- 课间休息时快速处理手机事务,避免长时间占用课堂时间。
三、培养自律习惯
自我约束训练
- 规划课程表,合理使用手机时间,避免依赖手机完成学习任务。
- 设定“无手机时段”,如每节课专注听讲20分钟,期间远离手机。
正向激励机制
- 老师可通过表扬遵守纪律的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降低学生使用手机的欲望。
- 加入学习小组,通过互助监督提高自律性。
四、特殊情况处理
若上述方法无效,可向辅导员或教务处反映,学校会采取进一步措施(如统一保管手机钥匙、建立诚信档案等)。需注意,频繁违规可能影响学分记录,建议权衡利弊。
总结:
大学生在课堂上处理手机需结合自律、管理措施与策略,既保障通讯需求,又维护教学秩序。建议优先采用班级统一管理或个人自律方式,必要时寻求学校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