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枫叶飘零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大学生遇到工资发放问题时,可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一、协商解决
与用人单位负责人或HR进行友好协商,明确指出工资发放问题,要求其根据劳动合同或协议补发。若协商成功,需签署书面协议。
提供证据
准备工作记录、考勤表、工资条等材料,确保协商时有充分依据。
二、行政投诉
劳动监察部门
携带劳动合同、工资条等材料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举报,劳动部门会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工资或赔偿。
调解组织
可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费用通常由败诉方承担。
三、法律途径
劳动仲裁
- 前置程序:
仲裁是诉讼前置程序,需先申请仲裁才能起诉。
- 仲裁要求:提供劳动合同、银行流水、工友证明等证据,主张拖欠工资及赔偿金(如25%的补偿金)。
- 仲裁费用:约200-300元,胜诉后由用人单位承担。
- 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在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支付工资及赔偿金。
四、其他注意事项
时效性: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1年,诉讼时效为3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益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赔偿金计算:
基本工资:拖欠金额的25%;
利息: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
其他损失(如交通费、住宿费):可一并主张。
证据收集:
包括书面协议、银行交易记录、录音、证人证言等,确保证据链完整。
通过以上途径,大学生可依法维护自身权益。若单位拒绝合作,建议优先选择劳动仲裁,效率较高且成本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