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考小黄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高考绿丝带主要有以下用途和系法:
一、主要用途
考生可将绿丝带系在 汽车后视镜两侧(左右各一),或 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车把两侧,便于交警或爱心车友识别。
- 机动车:
部分城市(如呼和浩特)规定系绿丝带的车辆在高考期间享有优先通行权。
- 非机动车:可增加辨识度,避免与普通车辆混淆。
考生可将绿丝带系在 手腕处,作为身份标识,方便交警或考场工作人员确认身份。
二、系法步骤(以汽车后视镜为例)
准备材料
取约1米长的绿丝带,左右手各留出10厘米余量。
交叉绑定
- 左手持绿丝带在右手侧上方交叉,右手的绿丝带穿过左手侧面的半圆空隙后收回,此时左右丝带位置互换。
- 注意避免前后两端缠在一起。
形成圆环
- 左右手节点处分别折出“3”形和“8”形。
- 将“3”形垂下,“8”形从空隙下穿入并绕过“3”形形成圆环。
固定与收尾
用纽扣固定圆环,将两端余下的绿丝带缠绕后绑在后方,完成佩戴。
三、其他场景
自行车/电动自行车:
同汽车后视镜系法。
步行考生:可系在手腕或脖子上,避免与普通行人混淆。
家长协助:家长可将绿丝带系在车辆后视镜上,帮助与社会车辆区分。
四、注意事项
绿丝带需保持整洁,避免过度装饰影响识别效果。
若需携带其他物品(如准考证、文具),建议将绿丝带系在显眼位置,避免与包袋等物品重叠。
通过以上方法,绿丝带既能发挥交通标识作用,又能作为考生身份的辅助标识,为高考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