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解惑  > 清朝时期如何留学

清朝时期如何留学

2025-05-02 23:03:59
公共使者
公共使者已认证

公共使者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清朝时期的留学体系以官派留学为主体,同时存在自费留学和特殊渠道,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官派留学体系

幼童赴美留学(1872-1875年)

清政府首次官派幼童赴美留学,共选派120名10-16岁少年,由容闳带领30人启程,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官派留学生。 - 选拔与培训:

学生需通过严格筛选,先在上海预备学校补习英文,后赴美学习15年,期间禁止加入外国国籍或回国谋职。

赴欧洲学习(1877-1897年)

在幼童留学基础上,清政府又四次派遣留学生赴英、法、德等地,学习军事、船政、制造等专业,培养新型人才。

驻日公使培养日语精英

驻日公使为培养日语人才,专门派遣留学生学习日语及日本文化。

地方督抚推荐留学

南北洋大臣、地方督抚根据需求推荐优秀学子出国,侧重文武人才培养。

二、自费留学

兴起时间:

1898年后逐渐增多,1905年成为主流。

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个人或家庭资助,部分由教会或传教士提供支持。

管理方式:学生自主选择学校,政府干预较少。

三、特殊渠道

维新派与革命派留学:如康梁、孙中山等维新派人士,或因起义失败逃亡日本。

官派留日公使计划:培养日语人才,与幼童留学并行。

四、选拔与管理

选拔标准:年龄12-15岁,需具备基础文化素养和语言能力,部分计划不限家世。

管理机制:在美国设立留学生事务所,由正副监督官管理,经费来自海关收入。

总结

清朝留学以官派为主,通过系统化计划培养外交、军事等专业人才,同时逐步开放自费留学渠道。这一体系为近代中国培养了大量留学生,对国家现代化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