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根据不同的审查类型,启动复审工作任务的具体流程和主体有所不同,以下是主要分类及启动方式:
一、国家标准复审启动
由相关行业归口单位负责组织专家对拟修订或废止的标准进行评估,填写工作表并提出结论建议。
技术委员会审查
技术委员会对归口单位提交的材料进行初步审查,通过后提交给行业主管部门。
部门审核与公示
行业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技术委员会结论进行审核,通过后进行公示并征求意见,最终确定修订或废止。
流程优化措施
2025年新增了“前置审查”“部门审核”等环节,并要求第三季度末前完成全部报送,同时强化了过程监管。
二、专利复审启动
申请人发起
专利申请人在接到驳回专利申请通知后3个月内,可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交复审请求。
前置审查程序
复审委员会将请求书及修改后的申请文件送回原审查部门进行前置审查,原审查部门需在1个月内提出意见。
合议组审查
若原审查部门维持驳回决定,复审委员会成立合议组进行审查。
三、行政申诉与复审启动
提出申诉
- 内部申诉:
受处分对象不服处分决定,可向作出决定的监察机关申请复审,需在30日内提出。
- 信访申诉:可通过来信、来访等方式向政府工作机构提出复查(复核)申请,需提交书面材料。
复查(复核)机构对申请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在15日内呈批并指定处理部门。
处理与反馈
处理部门需在15-30日内提出处理意见,复核机关在2个月内作出最终决定,并书面告知申诉人。
四、其他注意事项
时间限制:
各类复审程序均有明确的时间节点,如专利复审需在收到通知后3个月内启动。
程序衔接:部分流程需同步推进,例如国家标准复审中要求“当年项目当年下达计划”。
监督机制:建立通报和问责机制,确保程序规范执行。
以上流程均依据最新官方文件整理,具体操作中需以实际部门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