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务员全知道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无资格方案是指在互斥方案选优过程中,因不符合基本评价标准或存在其他限制条件,无法直接参与最终比较的方案。判断无资格方案需结合具体评价方法和项目特点,主要判断标准如下:
一、基本判断原则
无资格方案应与参与比较的互斥方案完全独立,其现金流、收益等关键指标无法与其他方案形成有效关联。
可行性原则
方案需满足项目的基本约束条件,如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等。若方案本身不可行,则直接排除。
时效性原则
评价需在方案实施前完成,未来可能变化的因素(如市场环境、政策调整)不应影响当前方案的评价。
二、具体判断方法
增量法视角
- 将方案按投资额从小到大排序,计算相邻方案的差量现金流量指标(如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
- 若某方案对前一个方案的增额投资收益率低于后一个方案,则该方案为无资格方案。
经济性工学方法
- 该方法以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为理论依据,但存在以下问题:
- 选择内部收益率(IRR)作为效率指标与增量法存在本质差异,可能导致错误结论。
- 实际应用中可能因简化计算而保证结果正确性,但理论基础不严谨。
其他方法(如最小公倍数法、研究期法)
- 对寿命不同的方案进行时间调整后比较,需先排除无法调整的方案。
三、处理无资格方案的步骤
初步筛选
根据独立性、可行性等标准,剔除明显不符合条件的方案。
差异性评价
对剩余方案采用合适方法(如增量法)计算差量指标,判断是否满足选择标准。
最终决策
仅选择净现值最大、内部收益率最优等符合评价目标的方案,无资格方案不予考虑。
四、注意事项
方法选择:
工程经济学推荐增量法,经济性工学方法需谨慎使用。
理论争议:经济性工学方法存在理论缺陷,但实际中可能因简化操作被接受。
动态调整:方案选择后若出现新信息,应及时重新评估。
通过以上步骤,可有效识别并排除无资格方案,确保互斥方案选优过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