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立独行的兔子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资格预审文件的编写需严格遵循相关规范,确保内容完整、格式规范。以下是具体编写指南:
一、基本结构与内容要求
资格预审文件通常包含以下核心部分:
说明招标项目概况、资格预审依据、申请截止时间等基础信息。
申请人须知
明确申请条件、文件格式要求、报价规则、联系方式等关键信息。
资格审查办法
详细说明资格审查的标准、流程及评分细则,包括资质、业绩、人员配备等要求。
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格式
提供标准模板,涵盖企业资质、业绩证明、项目经理简历等附件要求。
招标项目概况
包括工程名称、地点、规模、工期、资金来源等具体信息。
澄清与修改
提供文件编制疑问的解答渠道及修改时限。
二、编制规范与注意事项
格式要求
- 使用A4纸,页边距上2.5cm,正文行距30磅,左对齐;
- 文字采用宋体四号,英文和数字用Times New Roman,禁止加粗、倾斜等格式;
- 所有附件需标注“见附图X”或“见附表X”,正文不插入图表。
内容要求
- 避免出现投标人名称、徽标等可识别信息(暗标要求);
- 明确联合体资格要求(如至少一方满足特定资质);
- 附件需包含企业资质证书、项目经理简历、近三年业绩案例等。
合规性
严格参照《标准施工招标资格预审文件》(2007年版)等国家标准,确保文件合法性。
三、特殊要求与建议
模板使用:
优先采用官方范本,修改时用下划线标注;
备案监督:重要修改需向招标办备案;
风险提示:明确告知投标人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如资质不达标后果)。
通过规范编制,可有效提高资格预审的公平性、效率,降低废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