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来是拼出来的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学校团总支对标定级是提升组织力、规范团组织建设的重要工作,需按照以下步骤和标准进行:
一、适用范围与对象
高校、中学(中职)团支部适用学校领域标准;村(社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适用传统社会领域标准;“两企三新”组织适用新兴领域标准。
对象要求
成立6个月及以上的团支部,流动团员团支部、临时团支部不纳入。
二、对标定级标准
采用百分制评分体系,重点评估以下方面:
班子建设(10分)
- 书记(副书记、委员)配备齐全,随缺随补,按期换届。
- 支书称职,超过1年未配备或2年未换届的评定为软弱涣散团支部。
组织生活与工作成效(60分)
- 每季度召开1次专题组织生活会,规范开展“三会两制一课”。
- 结合领域特点,选择1-3项工作(如理论学习、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作为重点评估领域。
规范达标(20分)
- 遵守《基层团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制度完善,执行规范。
三、工作流程
自评定级(基础环节)
- 团支部结合实际情况,对照标准完成自评,填写《团(总)支部对标定级评价表》。
- 需上传组织处置或纪律处分文件(如评定为不合格)。
上级复核(关键环节)
- 团支部提交自评材料至上级团组织,上级通过系统复核评分。
- 复核结果分为合格、需整改、不合格三类,对应不同星级。
动态管理(持续改进)
- 根据复核结果,团支部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和期限。
- 上级团组织定期抽查、通报情况,帮助团支部提升工作水平。
四、时间安排
年度集中开展:
通常在12月集中完成。
特殊情况调整:地方或系统可根据实际每半年开展一次。
五、注意事项
确保自评材料与实际工作相符,避免虚报。
针对复核中发现的问题,制定具体整改措施并跟踪落实。
熟练使用“智慧团建”等平台,确保数据及时上传和审核。
通过以上步骤和标准,团总支可系统提升组织力,规范运行,成为示范标杆团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