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吹过的记忆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就业促进工程是指政府为推动就业、改善民生而实施的一系列综合性项目,主要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和公共服务支持,帮助劳动者提升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并保障就业权益。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主要项目类型
- 通过选拔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教育、卫生、农牧、旅游等岗位工作,引导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参与企业服务,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 例如:中国大学生就业促进工程(EPE工程)提供职业测评、就业能力培训和实习就业服务。
公益性岗位开发
- 政府补贴支持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包括非营利性基层公共服务、公共管理类岗位及城乡辅助性社会管理岗位。
- 如:廊坊市通过“民营企业招聘月”“百日千万招聘”等活动,鼓励企业吸纳就业。
民生实事就业项目
- 以城市社区为基点,服务半径3公里内的劳动者和小微企业,提供线上线下联动服务,包括就业见习、技能培训及就业援助。
二、实施目标
提升就业能力:
通过职业测评、实训和实习服务,增强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拓宽就业渠道:开发基层岗位、扶持创业、推动企业吸纳就业,形成多元化就业体系。
保障就业权益:落实补贴政策、强化就业服务,降低就业门槛,促进社会公平。
三、典型实施案例
石家庄市:2024年完成就业促进工程年度目标,新增失业人员再就业34726人,超额完成121.67%任务。
廊坊市:2024年新增城镇就业5.79万人,通过“双千工程”服务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
雅安市:2015年通过“十项民生工程”中的就业促进工程,新增就业4458人。
四、政策支持措施
财政补贴:对吸纳就业的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对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援助补助。
服务创新:线上线下联动服务,推广“2+N”招聘会、创业孵化基地等供需对接平台。
体系整合:与教育机构、企业合作,形成职业测评、培训、就业服务的全链条对接机制。
通过以上措施,就业促进工程在稳定就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