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抓住机遇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妈妈岗”是一种专为法定劳动年龄内(通常指18-55岁)有12周岁以下子女的妇女设置的就业岗位,其核心特点是通过灵活的工作时间、管理模式和就业支持机制,帮助女性兼顾家庭与职业发展。具体模式可归纳如下:
一、核心定义与目标
吸纳对12周岁以下儿童负有抚养义务的妇女就业。
通过灵活用工解决企业用工需求与女性育儿责任之间的矛盾,实现家庭与工作的平衡。
二、主要模式与实施措施
- 行业覆盖:
涵盖餐饮、家政、服装加工、社区服务等领域。
- 工作时间灵活:采用弹性工时制,允许员工根据家庭需求调整上下班时间,部分岗位实行计件或计时工资。
- 地点灵活:优先在社区或企业内部设置岗位,缩短通勤距离。
- 政府引导:
由人社部门、妇联等联合推动,纳入用人单位统一名录并公示。
- 社保补贴:对招用育儿妇女的企业落实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政策。
- 技能培训:提供免费或低成本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提升就业能力。
- 弹性工作制:
如某服装厂设置“妈妈班”,根据订单灵活调整用工人数。
- 社区微工厂:在社区内设立小型加工厂,提供就近就业机会。
三、成效与意义
就业效果:帮助“二孩妈妈”“三孩妈妈”实现高质量就业,缓解育儿压力。
社会价值:通过政策引导,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形成支持性就业环境。
四、其他地区探索
山东:青岛、滨州等地推出首批“妈妈岗”用人目录,涵盖190个岗位。
福建:永安燕来工贸等企业实行弹性工作制,50余名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
广东:揭阳首次推出“妈妈岗”,配备就业服务专员落实补贴政策。
综上,“妈妈岗”通过灵活用工机制和政策支持,为女性群体提供了兼顾家庭与职业发展的就业渠道,是促进女性平等就业的重要创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