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就业合同里面有什么坑

就业合同里面有什么坑

2025-05-14 13:14:07
彭老师
彭老师已认证

彭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就业合同中常见的陷阱主要包括以下五类,需重点关注合同条款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主体与资质问题

- 确认用人单位名称、公章、法定代表人与登记信息一致,避免因主体不符导致劳动关系无效。

工资与福利陷阱

- 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或合同约定的80%;

- 以实物、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工资,或存在“阴阳合同”(正式合同与口头协议内容矛盾)。

强制收费与证件扣押

- 用人单位不得扣押身份证、毕业证或要求缴纳押金、服装费、介绍费等,否则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霸王条款与限制

- 违反法律规定的条款(如无理由解雇、限制结婚、强制加班、离职不结算工资)均属无效,需明确合同中的权利义务。

竞业限制与职业发展

- 竞业限制需约定合理期限和补偿金,否则可能被认定为无效;危险行业用人单位的“生死协议”可能免除其工伤责任。

建议:

签订合同时要求书面形式,明确薪资结构、工作地点、合同期限等核心条款,保留合同副本并留存沟通记录。若遇争议,可通过劳动仲裁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