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当前我国重点就业人群主要包括以下四大类,这些群体在稳定就业局势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关键作用:
一、高校毕业生
我国高校毕业生每年新增近1200万人,占城镇新增劳动力总供给的七成以上。
就业压力与政策支持
2025届高校毕业生规模达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政府推出“10+N”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等政策助力就业。
二、农民工群体
数量庞大
我国农民工近3亿,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就业群体,其就业稳定性对经济复苏至关重要。
就业特征
以低技能劳动为主,常从事制造业、建筑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存在技能不匹配、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三、退役军人
数量持续增长
近年退役军人安置规模不断扩大,需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创业扶持等方式实现就业转型。
政策保障
国家推出专项计划,支持退役军人参与国防现代化建设外的就业创业活动。
四、脱贫人口
就业是主要出路
脱贫人口就业能力提升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需通过产业帮扶、就业补贴等措施实现稳定就业。
特殊群体覆盖
包括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等子群体。
补充说明
其他相关群体:
灵活就业人员、残疾人、妇女、大龄劳动者等也被纳入重点关注范围。
政策方向:政府通过岗位挖潜扩容、创业支持、职业技能培训等一揽子举措,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
以上群体就业问题需通过产业政策、教育支持、社会保障等多措并举,实现经济与就业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