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有灵犀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地震时在学校避险需根据室内、室外环境采取不同措施,核心原则是保护头部、避免二次伤害,并听从指挥有序撤离。以下是具体方法:
一、室内避险(楼房/平房)
课桌下避震
迅速躲在课桌下,双手抱头或用书包、书本保护头部,蜷缩身体降低重心,避免靠近窗户、空调等易掉落物体。
墙角/承重墙附近
若无课桌,可躲在墙角、内承重墙墙根或坚固家具旁,形成三角避震空间。
避免危险行为
不要跳楼、奔跑或使用电梯,防止被掉落物砸伤或被困。
二、室外避险
开阔地蹲下
原地蹲下,双手护头,避开高大建筑物、广告牌等危险物,远离马路和人群密集区。
避免返回室内
地震后可能发生余震,切勿慌乱返回教室或建筑物内。
三、震后行动
有序撤离
地震停止后,在老师指挥下用书包顶头,保持间距,通过楼梯缓慢撤离,避免拥挤踩踏。
特殊场所避难
礼堂、体育馆等场所可躲在排椅间或内承重墙旁,避免上方悬挂物掉落。
四、日常准备
学校应定期开展地震演练,制定疏散预案,明确路线和集合点。
教师需提前向学生传授避震知识,确保应急反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