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促进就业的措施可以从政策支持、岗位开发、技能培训、企业服务和社会保障五大方面综合施策,具体措施如下:
一、政策支持体系完善
财政与金融政策协同
加大稳岗返还、政府补贴等存量政策实施力度,提高稳岗专项贷款额度(如2025年计划进一步提升)。推动财政、货币、产业政策与就业政策协同,通过税收优惠、融资担保等措施支持企业吸纳就业。
重点领域岗位开发
聚焦先进制造、服务消费、民生保障等领域,推进岗位开发计划,例如在公共卫生、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创造更多岗位。
二、岗位开发与载体建设
基层与中小微企业扶持
加快“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建设,扩大基层服务岗位供给,支持小微企业发展,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开发村级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人员和监测户,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
重大项目带动就业
围绕重大工程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工程,实施就业专项计划,例如交通、能源、环保等领域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三、职业技能提升
补贴性培训体系
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投入,开展大规模培训行动,覆盖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养老照护等领域,提高劳动者竞争力。推进“技能中国行动”,通过补贴、场地支持等方式鼓励企业参与培训。
终身学习机制
建立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与就业挂钩机制,支持劳动者通过考证提升学历和技能,适应产业升级需求。
四、企业用工服务优化
人力资源协作机制
建立企业用工服务平台,提供招聘对接、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等一站式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
稳岗扩岗激励
实施阶段性稳就业补贴、失业保险扩岗补助等政策,降低企业用工成本,鼓励企业稳定岗位、扩大招聘。
五、社会保障与兜底
失业保险与就业保障
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扩大一次性扩岗补助对象范围,支持企业吸纳失业人员就业。开发就业帮扶车间、居家就业岗位等特殊群体就业渠道。
社会救助与兜底
加强对困难群体、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就业帮扶,通过岗位补贴、创业扶持等措施实现兜底就业。
六、创新服务模式
“大数据+精准服务”
推广“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利用大数据匹配求职者与岗位,组织专车、专列等精准输送劳动力。
政策宣传与落实
开展就业政策分类宣传,推动政策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提高政策知晓率和落实率。
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施策,可以有效稳定就业总量、扩大就业增量、提升就业质量,推动形成就业友好型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