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海导航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关于保居民就业的成就,综合近年政策实施效果及权威数据,可归纳为以下方面:
一、就业规模持续扩大
截至2022年8月,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3亿人,占全球就业总量近60%,稳居世界第一。其中,2020-2022年期间,每年城镇新增就业均超1000万人,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
重点群体就业保障
- 高校毕业生:
十年累计实现总体就业水平稳定,2021年城镇就业人员占比达62.7%,第三产业成为最大就业吸纳器。
- 农民工:总量增至2.9亿人,成为我国就业体系的重要支柱。
- 困难群体:累计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5501万人,帮扶困难人员就业1768万人。
二、就业质量显著提升
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领域吸纳就业能力增强,制造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就业质量持续改善。
社会保障体系完善
建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统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企业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等,增强居民就业安全感。
三、政策体系与实施效果
政策创新与精准施策
- “六稳”战略:
将保就业纳入“六稳”核心任务,通过减税降费、社保补贴等政策稳定市场主体。
- 地方特色举措:如江苏省开展“四新”行动拓展就业空间,河北省清河县优先吸纳本地务工人员返岗。
动态平衡机制
实施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战略,2020年5月城镇调查失业率降至5.9%,较前月下降0.1个百分点。
四、民生保障与协同效应
稳就业与民生改善
就业稳定带动居民收入增长,工资性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40%以上,成为脱贫攻坚与民生改善的重要支撑。
宏观经济稳定
就业优先政策有效扩大内需,促进消费与投资复苏,为经济平稳运行营造环境。
总结
过去十年,我国通过政策创新、产业升级与社会保障完善,实现了就业规模扩大与质量提升的协同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民生改善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需持续优化就业结构,应对新经济形态带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