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光如梦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和实践案例,成都课后延时服务学校可参考以下实施策略:
一、服务内容设计
学业辅导与作业管理
以自主作业、自主学习为核心,提供作业辅导、答疑解惑服务,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例如设置分层作业指导、错题整理等环节,提升学习效率。
素质拓展与社团活动
开设艺术类(如绘画、书法)、体育类(如足球、田径)、科技类(如机器人制作)等社团课程,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兴趣爱好。例如组织“小雁塔历史文化课程”“滚轴式送课”等特色活动。
社会实践与综合能力培养
结合校外资源开展劳动实践、社区服务、农场体验等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二、实施原则
自愿参与原则
通过家长自愿报名、学校审核备案的方式开展服务,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参加。
安全有序原则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值班教师职责,确保学生在校期间安全。对活动场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排除安全隐患。
公益普惠原则
服务内容以非营利性为主,合理分担政府、学校、家长成本,确保覆盖更多有需求学生。
三、管理措施
绩效考核机制
通过日常表现、家长满意度、安全记录等指标进行绩效考核,对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
编班与分组
根据学生需求和教师资源进行编班,避免集体教学和补课行为,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个性化服务。
家校沟通机制
定期召开家长会,及时反馈学生表现、服务内容调整情况,建立家校共育平台。
四、资源整合
校内资源优化
充分利用教室、图书馆、运动场等设施,开展多样化的服务活动。
校外资源联动
与社区、农场、企业等合作,拓展社会实践基地,丰富服务内容。
通过以上策略,成都课后延时服务学校既能有效解决家长接送难问题,又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减负增效”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