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学校要做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需从理念、机制、实践三个层面协同推进,具体可参考以下措施:
一、理念引领与价值塑造
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将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升师生思想道德素质。
强化协同育人意识
打破学科、部门壁垒,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网络。学校发挥主导作用,家庭承担基础教育责任,社会提供实践平台。
二、机制创新与体系完善
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
- 全员育人:
整合教师、辅导员、行政人员等资源,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实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
- 全程育人:贯穿学生成长全过程,从入学到毕业,设置思政课程与实践环节,形成教育合力。
- 全方位育人:覆盖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等维度,通过课程思政、社会实践、心理健康教育等途径实现综合育人。
建立支部领导、部门分工、全员参与的责任体系,强化督导考核,将“软指标”转化为“硬约束”。
三、实践探索与效果提升
创新育人方式与载体
- 开展“244”策略:学校-家庭-企业-社会四级联动,学校培养“四爱四做”品质,家庭培育家风,企业提供实践平台。
- 探索“和·美”育人模式:以“崇和、尚美”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聚焦重点与突破薄弱环节
针对思想政治工作不平衡问题,实施分类指导,强化薄弱群体(如新生、特殊学生)的教育帮扶,提升教育精准性。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从知识、能力、素养等多维度评价学生,建立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机制,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四、保障措施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升思政课教师素养,探索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增强课程吸引力。
完善资源整合机制:整合校内外资源,搭建社会实践、科研创新等平台,丰富育人载体。
通过以上措施,学校可形成全员参与、全程覆盖、全方位渗透的育人生态,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