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慧心园丁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抓实学校思政课建设需要从多个维度入手,结合政策要求与实践创新,形成系统化、长效化的机制。以下是具体路径:
一、强化顶层设计与组织保障
党委统一领导
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将思政课建设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规划。
完善工作机制
- 制定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清单,明确各级党组织职责,形成“四项机制”:问题意识机制、责任落实机制、考核督查机制、结果运用机制。
- 建立思政课教师选用、管理、考核的“三关”,严把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
二、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专职化专业化建设
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坚持专职为主、专兼结合,完善教师培训体系,提升学术深度和教学能力。
师德师风建设
落实师德考核机制,强化教师职业认同感、荣誉感、责任感,推动形成“守正创新、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
三、创新教学方法与内容
问题导向教学
以学生关注的问题为切入点,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社会热点,提升课程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融合多元资源
结合时事热点、社会实践、网络平台等资源,构建“小课堂+大课堂+云课堂”协同育人体系,增强思政课的时效性和感染力。
四、完善课程体系与评价机制
课程体系优化
构建大思政课体系,实现中小学思政课内容、方法、评价一体化发展,形成区域协同育人的良好生态。
过程性与结果性评价结合
除传统考试外,增加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动态发展。
五、保障资源投入与技术支撑
经费与设施保障
各级政府要加大课程规划、经费投入,改善教学条件,配备现代化教学设备。
数字化创新
推广慕课、微课等数字化教学手段,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个性化教学,拓展思政教育边界。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抓实思政课建设,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的新时代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