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课后服务费学校如何分配

课后服务费学校如何分配

2025-05-13 10:48:00
张老师
张老师已认证

张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课后服务费的分配需要遵循相关规范,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方案。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分配原则与方法:

一、分配原则

按劳分配与优绩优酬

根据教师实际工作量(如授课时长、工作质量)和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分配,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统筹兼顾与公平公正

确保不同岗位(如班主任、学科教师、后勤人员)的合理待遇,优先保障特殊群体(如残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透明公开与监督机制

分配方案需经家长委员会审核,定期公示收支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二、分配对象与标准

教师补贴

- 学科教师:

根据年级和课程类型计算,例如小学语文、数学每节课57元,三至六年级增加至52元。

- 班主任:非班主任教师补贴30元/生/学期,班主任补贴35元/生/学期(按语数英等科目教师比例6:4分配)。

- 其他岗位:后勤、保安、门卫等人员按实际工作量补贴,如每人每天8-15元。

特殊群体保障

优先保障残疾学生、留守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群体参与课后服务。

三、分配流程与监督

经费管理

课后服务费需纳入学校财务“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财政全额返还用于成本性开支。

绩效考核

每月对教师进行服务态度、教学质量、工作量等考核,考核结果与补贴挂钩。

家长参与

分配方案需征求家长意见,通过家长会、公示等方式确保自愿参与。

四、违规处理

若发现强制收费或分配不公,需立即退还违规资金,并对相关责任人追责。

示例计算(某学校方案)

总课时费:

某年级35人,每生每学期52元,则总费用为35×52×230元。

教师补贴:语文、数学教师按57元/节计算,班主任按35元/生/学期计算,其他岗位按8-15元/人/天计算。

绩效调整:根据考核结果(如1000元/人,其中800元为基数)调整最终发放金额。

通过以上方法,既能保障教师积极性,又能确保课后服务资源的合理分配,促进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