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学校开展生活会工作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规范,结合不同主题和类型,具体可分为以下步骤:
一、会前准备
根据学校党委部署或实际需求确定主题(如“健康生活,快乐成长”“为民务实清廉”等),并明确活动目的(如增强健康意识、推进作风建设等)。
制定计划与材料
- 制定详细会议计划,包括时间、地点、参会人员、议程等。
- 准备相关学习材料(如政策文件、理论著作)和案例分析资料。
广泛征求意见
通过座谈会、个别访谈、发放征求意见函等方式,收集师生对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的意见建议。
深入开展谈心谈话
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员、群众进行“四必谈”,沟通思想、交换意见,为批评和自我批评奠定基础。
二、会议实施
开场与主题学习
- 由主持人开场,介绍会议背景、目的和议程。
- 组织党员学习党的理论、政策文件,提高政治觉悟。
主题讨论与批评自我批评
- 围绕主题展开深入讨论,引导党员积极发言、分享心得。
- 开展自我批评和相互批评,聚焦“四风”问题,避免“突然袭击”。
民主测评与组织评定
- 通过无记名投票、民主测评等方式,对党员表现进行评价。
三、会后整改
问题梳理与整改方案
- 对会议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制定具体整改措施。
- 明确整改责任人、时间节点和预期目标。
跟踪落实与反馈机制
- 建立整改台账,定期检查整改进度。
- 召开反馈会议,收集师生对整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四、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筹备小组,明确职责分工,确保活动有序推进。
提供资源支持
保障场地、设备、资金等资源,为活动提供必要保障。
强化宣传引导
通过校园媒体、公告栏等渠道宣传会议意义,提高参与度。
注意事项
主题鲜明:
结合学校实际和时代要求,避免空洞口号。
注重实效:通过实践活动(如健康运动、志愿服务)增强教育效果。
规范程序:严格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确保会议合法合规。
通过以上步骤,学校可有效开展生活会工作,提升组织生活质量,促进师生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