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当前我国宏观就业形势可概括为以下特点:
一、整体趋势
2024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898万人,接近完成900万人的预期目标,连续两年实现稳中有增。2025年预计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进一步巩固就业规模。
失业率保持低位
2024年前9个月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9月降至5.4%,低于6%的调控目标。2025年目标为5.5%左右。
劳动力市场活跃度回升
招聘需求在一季度同比减少25.9%后,三季度转为小幅增长,显示经济复苏对就业的支撑作用。
二、结构性矛盾
供需不匹配
劳动力供给持续增加(2023-2024年劳动年龄人口超8.6亿),但高技能人才供不应求,部分行业(如制造业、互联网)存在技能短缺。 - 高校毕业生:
2025年预计达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就业竞争压力加剧。
- 低技能劳动者:面临工资低、福利少等问题。
- 区域: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活跃,新兴产业发展快;中西部地区高端人才引进困难。
- 行业: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新能源)需求旺盛,传统行业转型期就业岗位调整。
三、政策与挑战
政府通过减税降费、吸纳就业补贴、职业技能培训等措施稳定岗位,并鼓励创业创新。2025年将继续深化就业领域改革,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
外部环境压力
全球失业率小幅上升(2024年预计5.2%),国内经济复苏基础尚不稳固,可能对就业产生一定影响。
四、未来展望
政策目标:
2025年锚定高质量充分就业,确保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
发展潜力:新业态(如直播电商)、高技术产业将继续创造就业机会,但需提升劳动者技能适配性。
综上,当前就业形势在政策推动下保持稳定,但需应对结构性矛盾和外部挑战,以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