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就业时有什么法律问题

就业时有什么法律问题

2025-05-12 12:27:12
孙老师
孙老师已认证

孙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就业时需重点关注以下法律问题,以保障自身权益:

一、劳动合同签订与履行

书面合同义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必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未签则需支付2倍工资差额。合同应包含必备条款(如工作内容、工资、社保等),且试用期不得超过法定上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1个月,1年以上3个月2个月,3年以上6个月)。

试用期工资与解除条件

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且用人单位仅能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试用期员工。

二、三方协议注意事项

法律效力与替代性

三方协议具有法律效力,但仅作为就业意向,不能替代正式劳动合同。毕业生不得持有多份协议,且协议到入职后终止。

条款审查

- 确保备注栏明确约定休假、住房补贴、社保等承诺;

- 违约金需协商且符合当地规定,避免空白条款。

三、禁止非法收费

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收取定金、保证金或培训费。若遇以专业知识不足为由收费,可依法维权。

四、性别平等与主体资格

就业歧视

除国家规定的特殊工种外,用人单位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或提高标准。

单位资质审查

用人单位需具备用工权限,否则签订的协议无效。

五、争议解决与举证责任

劳动争议可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解决,用人单位承担未签合同的举证责任;

建议保留工资流水、考勤记录等证据材料。

总结:

签订合同时需仔细核对条款,保留书面协议,避免提前支付费用,并关注用人单位资质。若权益受侵害,及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