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学校档案归档章的填写需遵循规范性要求,具体方法如下:
一、归档章的必备项目
归档章应包含以下六个基本要素,需按顺序填写:
全宗号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为立档单位编制的代号(如学校代码)。
年度
文件形成年度,用四位阿拉伯数字标注(如2023)。
保管期限
填写“永久”“长期”“短期”等规范代码。
机构(问题)
按分类方案填写“综合类”“教学科研类”等名称。
室编件号
立档单位内部文件排列顺序号,从“001”开始连续编号。
馆编件号
档案馆统一编制的编号,移交时由档案馆填写。
二、填写规范
格式要求
- 使用红色印泥加盖,文字部分用黑色或蓝黑墨水笔填写。
- 六格布局需保持清晰,字体规范统一。
特殊情况处理
- 未分配全宗号时,可用“0000”或计算机设置替代。
- 临时文件可标注“待定”或“临时归档”。
附加信息
- 可增加“收文日期”“收文号”等字段,实现文件与章的关联。
三、注意事项
时间节点
- 建议在文件编号后及时盖章,避免影响后续整理流程。
工具优化
- 可在归档章上预刻固定项目,减少重复填写。
规范性审核
- 定期检查归档章填写是否规范,确保与目录信息一致。
四、示例
某学校2023年教学科研档案归档章填写样例:
```
全宗号:202301(2023年教学科研档案)
年度:2023
保管期限:长期
机构(问题):教学科研处
室编件号:001
馆编件号:A202301
```
通过规范填写,可有效提升档案管理的准确性和系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