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就业合同签是什么

就业合同签是什么

2025-05-12 00:39:01
何老师
何老师已认证

何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就业合同签订是指普通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具体涉及三方协议。以下是关键要点:

一、基本定义

三方协议

指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培养院校三方共同签订的书面协议,属于民事合同范畴。 - 三方主体:

除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外,培养院校作为第三方参与协议签订。

劳动合同

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直接签订的劳动合同,依据《劳动合同法》制定,仅涉及双方权利义务。

二、签订时间与作用

签订时间

通常先于劳动合同签订,作为确立劳动关系的前置协议。

核心作用

- 作为毕业生就业的“通行证”,用于办理就业落户、档案转移等手续;

- 明确三方在就业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工作内容、报酬、合同期限等;

- 为后续劳动合同的签订奠定基础,劳动合同需包含就业协议中的核心条款。

三、内容与法律效力

主要条款

包括毕业生信息(姓名、专业、学历)、用人单位信息(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工作内容、报酬、合同期限、福利待遇等。

法律效力

- 三方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但属于民事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不同;

- 若协议中未明确约定劳动合同条款,劳动合同签订后,原协议中相关内容可视为劳动合同的补充。

四、后续流程

签订劳动合同

毕业生离校后,应及时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确立劳动关系;

协议终止

协议签订后,三方关系即告终止,学校不再承担就业管理职责。

总结

就业合同签订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流程中的重要环节,需注意与劳动合同的区别。三方协议是就业的“意向书”,而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的法律文件。建议毕业生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仔细核对原协议条款,避免遗漏关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