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后彩虹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新增就业是一个经济学术语,指在特定统计时段内,新增加的就业岗位数量超过失业人口增长数量,从而使得失业率下降、就业人口增加的现象。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核心定义
新增就业的界定
包括两类人群:
- 从未就业过的人员(如新生劳动力、有就业意愿但未就业者);
- 曾就业但脱离岗位的人员(如辞职、转行等)。 需注意,过去“城镇新增就业”主要指城镇户籍人员,现扩展为城镇长期居住人员。
与失业率的关系
当新增就业人数大于失业人口增加量时,失业率会下降。例如,若新增就业100人,失业人口仅增加5人,则失业率会降低。
二、重要意义
经济指标作用
是反映就业工作成效和劳动就业政策落实情况的重要指标,常被省委、省政府用于考核各地工作。
社会影响
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居民收入、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是民生改善的基础。
三、相关数据参考
根据权威部门发布的数据:
2024年1-11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98万人,平均失业率5.1%;
2024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5.1%,社会保障覆盖超13.89亿人。
四、政策与实践
政府通过举办招聘活动(如1.2万场次)、提供补贴性技能培训(24万人次)等措施,推动新增就业。例如,浙江温州通过精准招聘服务帮助企业留人,黑龙江通过技能培训支持劳动者就业增收。
综上,新增就业是衡量就业质量与政策效果的关键指标,需通过多措并举实现动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