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随风动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针对学生上课玩手机问题,学校教育需采取综合管理策略,结合非暴力引导、制度规范和家校合作,具体措施如下:
一、非暴力提醒与引导
通过眼神、提高音量强调重点或轻敲桌角等方式,让学生意识到课堂行为不当,避免直接冲突影响其他同学。
走近提醒
若非言语提示无效,可轻拍学生肩膀或敲桌子,同时观察手机使用情况,确保及时制止。
二、制度规范与课堂管理
统一管理措施
- 课前要求学生将手机统一收纳至指定袋子,减少私用机会。
- 制定班级手机管理公约,明确上课期间禁止使用手机。
灵活应对不同行为
- 游戏类:
布置作业题间隙提醒,无效后暂扣手机课后处理。
- 信息类:确认是否紧急事务,非紧急则建议课后处理。
三、教育引导与心理关怀
开展主题班会
组织讨论“手机使用对学习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沉迷手机的危害,如分心、社交问题等。
个性化沟通
课后与学生深入交流,了解使用手机原因(如信息焦虑、学习压力等),针对性解决。
四、家校协同合作
及时反馈与沟通
通过家长会、家访或电话联系家长,共同制定规则(如限制学生带手机进校),形成教育合力。
奖惩机制
设定“手机使用时长奖”,减少使用可给予小奖励;屡教不改者需家长配合纪律处分。
五、技术辅助与环境优化
优化教学设计
通过互动游戏、多媒体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降低对手机的依赖。
设置专用设备
部分学校提供手机支架或专用学习设备,引导学生合理使用。
通过以上措施,学校可系统解决学生上课玩手机问题,既维护课堂秩序,又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与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