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启星辰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山西学校消防安全管理主要通过制度规范、设施维护、人员培训及隐患排查等环节实施,具体措施如下:
一、组织架构与责任落实
分级管理
实行“两级防火安全责任制”,学院/学校成立消防安全领导组(一级),下设办公室,部门/年级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级职责。
责任人制度
- 消防安全责任人全面负责,需定期组织检查、隐患排查及问题整改。
- 消防安全管理人协助落实日常管理,需具备专业知识和备案要求。
二、消防设施与设备管理
设施配置与维护
配置灭火器、消防栓、火灾报警系统等设备,确保符合国家标准,并建立定期检查维护制度。
设施保护
严禁损坏、挪用或擅自拆除消防设施,总务处负责采购与维护。
三、电气与易燃易爆物品管理
电气安全
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禁止私拉乱接电线及使用大功率电器,设置明显禁用标识。
危险物品管控
严格管理易燃易爆物品,建立购买、储存、使用、报废制度,储存场所需配备防火防爆设施。
四、消防安全培训与演练
日常教育
教师结合教学开展防火知识教育,节假日强化烟花爆竹禁燃宣传。
应急演练
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全校消防演练,提高师生自救能力。
五、隐患排查与整改
定期检查
对电气设备、消防通道、重点场馆(如图书室、计算机房)进行专项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联动机制
与消防部门建立联动机制,重点单位需定期报送消防工作报表并参与例会。
通过以上措施,山西学校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校园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