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随风动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学校食品安全检查需系统化、多维度实施,确保从源头到消费全流程安全可控。以下是具体检查要点:
一、核心检查内容
- 核查食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是否有效,是否存在超范围经营。
- 检查食堂负责人变更后许可证是否及时更新,悬挂是否规范。
管理制度与责任落实
- 审查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纳入日常管理。
- 核实校长/园长是否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职责,是否建立自查、隐患排查等机制。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
- 检查健康证有效性及体检记录,确保持证上岗。
- 核查培训制度及档案,新员工是否接受食品安全专项培训。
食品加工与储存
- 观察加工场所卫生状况,包括设备清洁、防虫防鼠措施及“明厨亮灶”执行情况。
- 检查原料采购索证索票、分类存放及先进先出原则执行情况。
食品留样与应急管理
- 核实留样制度执行,包括留样量、保存时间和处理流程。
- 检查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是否完善,是否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二、检查方式与频率
自查与专项检查:
学校定期自查,食品安全管理部门组织专项检查。
联合检查:与卫生监督部门联合开展专业指导。
重点时段强化:春季、秋季开学季等关键时段增加检查频次。
三、信息反馈与持续改进
设立食品安全举报渠道,收集师生反馈。
根据检查结果及时整改,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通过以上系统检查,可有效保障学校食品安全,降低食物中毒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