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职指导郭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要有效促进农民工就业,需从产业、政策、技能等多方面综合施策,具体措施如下:
一、产业发展与就业容量拓展
推动产业升级与就业吸纳
- 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集群(如“33618”体系),提供高质量制造业岗位,每年新增13万人以上就业;
- 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如物流、电商)和生活性服务业(如家政、养老),每年新增15万人以上就业;
- 推动房地产和建筑业企稳回升,每年新增1万人以上就业。
实施以工代赈与专项计划
- 通过以工代赈挖掘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用工潜力,每年新增15万人务工;
- 建设劳动密集型就业帮扶车间,最高给予50万元/个一次性建设补助。
二、政策支持与权益保障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全面落实社保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
- 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及时落实失业农民工保险待遇。
强化稳岗与返乡创业
- 实施稳岗返还、留工培训补助等政策,支持企业渡过难关;
- 鼓励返乡创业,提供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创业补贴等支持。
三、技能提升与就业匹配
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 每年开展3万人次以上职业技能培训,确保培训后总体就业率达60%以上;
- 建立“培训到家”工程,覆盖全市13个镇(街道),增设64个培训点位。
精准对接供需
- 依托零工驿站、人力资源产业园等平台,发布实时用工信息;
- 开展“企业就近用工、群众就近就业”对接活动,每年组织4场次主题招聘。
四、其他关键措施
消除就业歧视
- 严查企业以年龄、性别等为由清退大龄农民工,提供免费公共就业服务;
- 推进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养老保险制度对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优化区域产业布局
- 结合区域特色发展县域经济,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 支持脱贫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如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实施,可有效扩大农民工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并保障其合法权益,从而实现更充分的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