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吹过的记忆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预防学校有害生物需以环境治理为核心,结合物理、化学、生物防治措施,确保师生健康安全。以下是具体策略:
一、环境治理与防护设施
源头控制
- 食品采购时严格检查车辆及货物,防止害虫携带进入食堂。
- 食堂内制作直接入口食品需在封闭空间操作,半成品、成品冷藏保存。
物理防护
- 门窗缝隙小于6mm,安装防蝇帘、纱窗、灭虫灯及风幕机。
- 建筑外围设置防鼠设施(如毒饵站),重点区域(如墙根、下水道)布放粘鼠板或粘蟑纸。
排水与通风管理
- 每周清理排水沟,地漏加盖,排水口安装金属滤网。
- 通风口安装金属网罩,避免蚊虫进入。
二、日常清洁与卫生管理
高频清洁区域
- 食堂、厕所、垃圾处理区每日清理,及时处理食物残渣,避免害虫繁殖。
- 宿舍定期消毒桌椅、地板,保持下水道畅通。
个人卫生教育
- 教导学生正确洗手、咳嗽礼仪,减少病菌传播。
三、综合防治策略
多方法协同
- 结合物理(粘鼠板、灭虫灯)、化学(低毒杀虫剂)、生物(引入益虫、鱼类)防治,形成系统方案。
外环境治理
- 填平积水坑洼,修剪绿化带杂草,设置密闭垃圾暂存处,定期清理周边垃圾。
四、专业维护与监测
定期消杀
- 学期重点时段(如春季)开展灭鼠、灭蟑、灭蚊活动,由专业人员操作。
建立监测体系
- 安装诱虫灯、粘虫板,定期检查害虫密度,动态调整防治策略。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预防学校有害生物滋生,保障校园环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