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在学校地震逃生时,需遵循以下核心原则和具体措施,确保安全有序撤离:
一、震前准备
学校应定期开展地震防灾教育,教授学生避震、疏散等技能。
提前制定并演练疏散路线,明确教室、操场等安全区域。
二、震中应对
- 坚固家具下:
立即躲在课桌、讲台等坚固家具下,双手护头,降低重心,避免乱跑。 - 厨房/厕所:若无桌椅,可进入厨房、厕所等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场所。
- 远离危险物:避开窗户、玻璃门、外墙及广告牌等可能掉落物。
- 保持冷静,蹲下双手护头,远离高大建筑物、树木、电线杆等危险物,避免返回教室。
三、震后撤离
有序疏散
- 地震停止后,在老师指挥下有序撤离,避免拥挤。通过楼梯时保持前后间距,帮助摔倒同学。
- 低楼层可快速撤离至空旷地,高楼层需先避险后撤离,避免盲目跑动。
特殊场景处理
- 若被困,用物体敲击发出求救信号,保存体力等待救援。
四、注意事项
禁止危险行为:
不可跳楼、奔跑或使用电梯。
关注弱势群体:大同学需照顾年幼、残疾同学。
通过科学避震和有序撤离,可最大程度减少地震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