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学校如何助力三农工作

学校如何助力三农工作

2025-05-02 04:32:59
梦幻之旅
梦幻之旅已认证

梦幻之旅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学校助力“三农”工作可通过以下多维度展开,结合教育、科技与实践形成综合服务体系:

一、人才培养体系优化

专业设置与课程改革

开设土地整治工程、生物质科学与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完善农工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三教”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立体化人才培养范式

以“四融”(党建与团队建设、科研服务、课程思政、三全育人)为路径,通过“六维”带动,推进“四优”建设,培养“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三农”人才。

二、科技支撑与创新服务

农业科技创新

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建设农业科技平台(如广西农业科学院协同创新中心),推动旱作农业、智慧农业等技术研发,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科技成果转化

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实际技术,指导农民科学种植、农产品加工等,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

三、实践服务与人才培养

“三下乡”与基层锻炼

组织师生参与“三下乡”志愿服务、万名干部下基层等活动,建立乡村振兴服务队、专家服务团,开展产业调研、技术培训等。

校地合作与产业帮扶

与农业企业、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定制化人才培养、技术指导、产业规划等,助力特色农业发展(如合阳小麦产业、智慧农业案例)。

四、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

防灾减灾与科普教育

开展防灾减灾培训、农业知识普及活动,提升农民科学素养和应急能力。

文化传承与精神培育

通过校史馆、博物馆等资源,培育“新农人”情怀,传承农耕文化,弘扬农耕精神。

五、机制保障与平台建设

组织架构与政策支持

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农业科技大推广大服务行动领导小组,制定行动方案,形成工作合力。

智库与决策咨询

发挥高校智库优势,提供政策建议、科研支撑,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决策。

通过以上措施,学校可有效整合资源,形成人才培养、科技支撑、实践服务三位一体的长效机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