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安徽残疾人如何就业

安徽残疾人如何就业

2025-05-02 02:07:49
周老师
周老师已认证

周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安徽省残疾人就业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涵盖政策保障、就业类型及具体实施措施:

一、政策保障与就业比例要求

按比例就业

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需按不低于1.5%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标者需补录至少1人。例如,省级/市级机关编制50人以上单位、事业单位编制67人以上单位均需执行。

财政补贴与激励

残疾人创业可获一次性补贴不低于3000元,鼓励从事种植、养殖、按摩等适合领域。

二、就业类型与实施路径

农村种养加

约27.58万人从事农业相关领域,是主要就业方向。

辅助性就业

通过212家机构为智力/精神/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灵活岗位(如保洁、视频剪辑等),兼具庇护性与非营利性。

集中就业与公益性岗位

辅助性机构提供集中化岗位,各级残联开发公益岗位,覆盖社区服务、手工制作等。

灵活就业与个体创业

支持个体经营(如电商、手工作坊)及自主创业,提供职业培训与孵化服务。

三、具体实施措施

精准岗位匹配

通过“精准选岗+需求配对”模式,为残疾人提供机械制造、家政服务等适配岗位,例如马鞍山市残联为视频剪辑师等定制岗位。

职业培训与资源支持

建立职业培训基地,提供技能提升和创业孵化服务,覆盖中等职业教育及社会培训机构。

社会参与与监督

发挥残联、社会组织作用,建立就业公示制度,确保政策落实与公平性。

四、注意事项

企业责任:

用人单位需为残疾人缴纳社保,晋升、薪酬等不得歧视。

就业质量:注重岗位适配性,避免过度依赖庇护性就业,推动残疾人融入社会。